今天,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,数据显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城市个数略增。 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微涨,二三线城市整体呈降势。7月份,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.3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2个百分点;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.2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1个百分点。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.1%转为持平;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.2%,降幅比上月扩大0.1个百分点。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.3%,降幅均与上月相同。楼市分化显著,除了一线城市还能勉强维持上涨外,其余城市出现下跌。一线城市“安全性”高,房产相对“保值”是公认的,尤其在调整势头中,“抗跌性”得以显现。再从产品分类看,高价产品更是“避险品种”,反而成交更活跃。7月份,70个大中城市中,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30个,比前期减少1个。从上涨幅度来看,新建商品住宅当期最大涨幅为1%,比前期减少0.3个百分点。从趋势可以看出,上涨的城市在减少,并且涨幅也越来越小。虽然7月份各地还有政策利好出台,但是基于淡季因素以及利好释放的钝化效应,对楼市的刺激作用开始递减。 销售方面:今年7月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排在第一名的是成都,环比上涨
1.3%;第二名是烟台,环比上涨0.9%;第三名是上海,环比上涨0.8%。此外,北京、石家庄、南京、宁波、合肥、南昌、长沙、广州、重庆、西安、无锡、扬州、烟台、惠州、泸州、南充、遵义的指数环比也超过(或等于)100,成都的二手房指数连续4个月夺得涨幅冠军。一、北京住宅价格环比微涨北京作为一线代表性城市,市场韧性较强。近期北京针对性优化老年家庭购房政策,释放积极信号。7月北京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,二手房市场成交活跃度延续,成交量超1.2万套,环比增长超
10%,但同比仍有所下降。价格方面,7月北京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微涨,这显示出北京疫情防控形势整体较好,二手房市场需求稳步释放,市场保持平稳恢复态势。新房方面,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受传统销售淡季等因素影响,7月北京新房市场供需双降。供应方面,7月房企取证推盘节奏明显放缓,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面积环比降幅超60%。需求方面,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超30%,同比下降约45%。二、成都连续4个月“领涨”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二线城市房价整体走弱,但从新房价格来看,杭州、合肥、成都的房价上涨较为明显,尤其是成都单月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分别上涨1%和1.3%。据统计局数据,7月,成都新房价格环比上涨1%,涨幅居全国首位。事实上,成都新房市场复苏强劲,已经连续4个月领涨,其6月、5月、4月的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1.3%、0.9%和0.9%。不仅如此,在二手房方面,成都的二手房价格涨幅环比也居于全国首位,7月,其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为1.3%。成都房价涨势强劲,连续多月环比涨幅位居首位,或与此前5月份的松绑政策相关。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分析称,今年5月,成都发布了两次楼市松绑政策,从降低限购门槛、多孩家庭多购一套房、放松限售、增值税免征期“5改2”、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入手,针对性较强,提振了市场,大大释放了因前几年政策严控而抑制的购房需求。三、上海中高端楼盘继续上涨上海,7月楼市进一步向正常格局发展,第三批房源成交进入状态,每周成交量都维持在20万平方米以上水平,因此,楼市成交进一步放大。当月成交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。从绝对量的角度来看,已经属于旺季水平,考虑到7月是传统淡季,一些不利因素,比如极端高温天气,还时不时有疫情影响,因此这一结果已经实属不易,当然也显示出上海楼市消费的韧性。基于中高端产品成交节奏依然保持惯性,因此7月价格继续上涨。二手房成交量延续反弹格局,并且站上了2万套的关键点,市场信心得到进一步加强。从表现来看,虽然以刚需为主的大基调未变,从挂牌到成交的节奏略有提速。但是存量市场中的高端产品交投有活跃态势,这点可以从144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交易价格指数有增加得到印证。从买卖双方心态来看,大家都颇为理性。房东以市场价挂牌,并且会有小幅议价空间,买家也较为理性,超出预期范围坚决不出手。随着成交量的快速上行,成交价格也出现一定幅度上涨,为0.9%。 从全国层面来看,楼市利好政策不断,但各种数据表现依然难达到预期。在此背景下,一些重要会议继续提到房地产行业,各政府部门也会积极落实相关决策,地方政府的楼市调控尺度会越走越宽。从政策反映来看,不排除短期二线城市会有明显反弹。一线城市政策或继续维持不动,因此,市场会保持小幅波动格局。二手房市场在集中释放之后会有短期调整,休整也是为蓄势迎接“金九银十”行情。


更多贷款信息咨询请拨打服务热线:4009920072。
·或直接拨打信贷经理移动专线:13524549642(微信同号)。
·您还可以添加信贷经理微信进行直接咨询
聚融网:专注于房产抵押贷款、信用贷款、企业贷款等贷款服务更多信息请上rongziw.com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注明 “聚融网原创”之内容,未经聚融网授权,任何单位、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、摘编或采取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获授权的,注明来源聚融网。违反上述声明对聚融网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,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作品中的材料及结论仅供用户参考,不构成操作建议。